1937年7月7日,日军进攻北平,拉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。当时,日军凭藉着其背后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及远超出中国军队的装备,叫嚣着“三个月灭亡中国”。对此,欧美国家也对中国抗战持悲观态度,认为国民政府无法抵御日军的进攻,抗战很快会失败。
侵华日军的狂妄和欧美国家的态度似乎并无道理。因为无论是从国力还是军力上,日本均占据着绝对的优势。当时日本国内用于发展军事工业的支出高达70亿日元,而日本政府也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国民经济的管制,使之为战争服务。
此外,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占领整个东北后,大规模掠夺东北丰富的资源,这也为日本的经济和军事发展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保障,也使日本很快走出了经济危机。1931年至1937年,日本工业增长的平均速度达9.9%,是欧美国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。1937 年,日本产钢580万吨、生铁239万吨、石油169万吨、水泥611万吨,发电量303万千瓦,工业总产值已经接近60亿美元,占国民经济的80%,并跃升为工业强国。
三十年代后期,日本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达到了年产飞机1580架、大口径炮744门、坦克330辆、汽车9500余辆的水平,造船能力为40余万吨,造舰能力为5万吨。至于步兵轻武器及小口径火炮等的年生产量,完全可以满足进行大规模战争时的年需要量。
反观1927年至1937年的中国,国民政府是刚刚结束军阀割据的局面,却又面临着中共武装乱国,以及日本的蠢蠢欲动,此外还背负着晚清至北洋政府等历届前政权所留下来的巨额债务。因此虽多方发展经济,并在关税自主、币制改革、整理外债、金融改革、工农业改革、交通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,如在工业方面,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8.4%,工业品总产值从1927年的67.01亿元至1936年增长到122.74亿元,增加了83.2%;交通方面,公路通车里程由北伐前的1千余公里增长到1935年底的9.6万公里;铁路由8千公里增长至1.3万公里;但因为时日尚短和薄弱的工业基础,中国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日本。
1937年,中国的军事工厂只能生产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的火炮,大口径火炮、坦克、汽车等均不能生产。飞机和舰艇虽然已经生产出少量产品,但主要部件以及原材料必须依赖输入。中国工厂无批量生产的能力,就战争的需要来说,实际上等于不能制造。
记录片《一寸山河一寸血》中曾对抗战爆发前的中日军力进行过对比。当时,中国陆军220万,日本448万;中国海军舰艇吨位6万多,最好的舰艇也次于日本的重巡洋舰,日本海军为190万吨,包括航空母舰4艘、战列舰9艘、重巡洋舰12艘,实力仅次于英美;中国空军作战飞机仅有305架,但因缺乏零件等原因,实际可用的只有223架,日本空军(分属于陆军和海军)则有2700架。
此外,日本陆军的编制充实,特种兵数量大,装备较中国军队精良,而且士兵训练有素,受武士道精神灌输,极其顽强。 而中国军队除中央直属的70个师中的40个配有进口的新式武器、并接受德国顾问团的指导外,其他地方部队装备较差,训练也不那么严格。
资料还显示,日军一个常备师团与一个中国调整师的相比,人员是中国的2倍,步骑枪多1.5倍,轻重机枪多1.1倍,野榴山炮多3.1倍,日本师团还有炮兵车和辎重车1000多辆,坦克24辆。
显而易见,此时中日军力上的差距远远超过了当年的甲午战争,这也就难怪侵华日军发出了“三个月灭亡中国”的狂妄之语,也就难怪欧美各国不看好中国政府。
然而,现实却粉碎了日军的梦想。1937年8月13日,叫嚣的日军开始进攻上海,并先后投入了30万兵力,动用了300多架飞机和几十艘军舰。而国民政府则先后投入了70多万兵力。国民党的初期战略是:为实现持久抗战,决定先“以空间换时间”,即先抗战的士兵,要尽可能地拖延,能守一天就多守一天,能守一个小时就多守一个小时,好让后面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准备。于是,英勇的国民党军人在装备低劣的情况下,以血肉之躯与日军抵抗,并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。
在这场称为淞沪大战的会战中,国民党一些师团几乎全军覆没,最终以阵亡18万、杀死日军4万的代价将日军拖在上海三个月不能西进,彻底粉碎了日军“三个月灭亡中国”的叫嚣。这宝贵的三个月,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厂、物资有了内迁的时间,为实现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;同时,这场会战也使国际社会改变了原有的看法。
是什么使装备、训练都不如日军的中国军人让日军狂躁?让世人刮目相看?参加此役的国民党胡宗南部胡部第八师师长陶峙岳如此说道:“我们必须与阵地共存亡。无论官兵,思想上只有国家民族,个人安危均已置之度外……后来有人问我,在当时那种艰苦的条件下,怎么能坚守21个日夜?我说,就是两个字‘死守’。”
这样的精神怎不让人潸然泪下!“笑谈渴饮匈奴血,待从头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”壮哉,当年的中国军人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